旅遊線路分類
陝西黃河壺口瀑布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91元(僅供參考)/人
景點地址:位于陝西省宜川縣東48公裏處
交通信息: 從西安出發走G65包茂高速經富縣轉G22青蘭高速,過宜川收費站後轉入G309向北行15分鍾即到售票處,買好票後向 從西安出發走G65包茂高速經富縣轉G22青蘭高速,過宜川收費站後轉入G309向北行15分鍾即到售票處,買好票後向北开进入景区停车场,停车场收费5元。 壶口瀑布位于宜川县东48公里。从宜川县城可乘中巴前往,票价8元;沿途虽然是柏油路,但因为都是盘山道,比较难走。如果从南泥湾或其他地方去壶口,最好也能先到宜川再乘车,因为宜川去壶口的班车相对多一些。 延安火车站斜对面的汽车东站有车发往壶口,票价26元,每天只有7:30一班,中午左右到壶口。 从西安出发,可以乘火车到富县,再搭车到宜川。也可以在西安城东汽车站乘西安-壶口的专线车,早上6:30发车,下午3、4点钟壶口返回。
陝西黃河壺口瀑布简介: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壺口瀑布是鑲嵌在九曲黃河之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北方最富有特色的大型瀑布奇景,名列全國第二大瀑布。1988年被列爲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爲“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河水流經此地,以其巨大的力量,瀉入河谷,沖入深槽,頓時,濤聲轟鳴,水霧升空,驚天動地,氣吞山河,顯示出“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的宏偉氣概。壺口瀑布呈現出“水底冒煙”、“霓虹戲水”、“晴空灑雨”、“旱天鳴雷”、“山飛海立”等奇特幻景。抗日戰爭時期,革命詩人光末然,音樂家洗星海,就是在黃河壯麗情景的激勵下,譜寫出鼓舞人民鬥志的《黃河大合唱》。1987年9月,黃河漂流隊探險隊員王來安乘坐由40個汽車輪胎纏結成的密封艙,順瀑布而下,揭開了人類在壺口體育探險的序幕,人稱“黃河第一漂”。其後,天津勇士張志強在黃河大橋跳懸索,人稱“中華第一跳”。1996年8月,河南馮九山橫跨壺口走鋼纜,創下高空走鋼纜最長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被譽爲“華夏第一走”。1997年6月1日爲迎接香港回歸,“亞洲第一飛人”柯受良駕車飛越壺口,創下世界跨度最大的飛車世界紀錄,被稱爲“世界第一飛”,中保財産保險有限公司的冠名巨幅廣告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同時創造了另一項新的世界之最。1999年6月20日,山西吉縣青年農民朱朝輝騎摩托車飛越壺口,又創下了新的奇迹。這些奇迹的創造,和壺口瀑布的驚世氣魄相得益彰,使名景和名人的知名度急驟升高,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專家、學者及遊客到此觀光、考察。
主要景觀
孟門山
在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这里,可以看到在右侧的黄河谷底河床中,有两块梭形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之中,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 ”的孟門山。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然后 孟門山[1]又合流为一。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时,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此二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又传说古时,孟家兄弟的后代被河水冲走,曾在这里获救,故将此二岛称为孟門山。
孟門山之上,黄河在沉积岩河床上冲刷出一条深沟,现在的黄河就在这条嵌入石质河床中的深沟中流淌,这条深沟宽30多米,长5公里,所以叫“十裏龍槽”。据考证,今天的孟門山,其地质时期可能是“十裏龍槽”南延部分的残留河床,后来,槽谷的下游河段被河水毁坏,从而形成今天河道中的两块巨石。因此孟門山其实是一种被称为河心岛地貌的地质遗迹。
大孟門島長約300米,寬約50米,高出水面約10米。島上有一巨型神龜雕像,龜背上立有大禹雕像。其南面石崖上,有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題刻的“臥鎮狂流”4個大字,匾幅長2.5米,寬1米,是對此處山水奇景的真實寫照:孟門迎著洶湧奔騰的泥流,昂首挺立,任水滔天,終年不沒。
孟门“南接龙门千古气,北牵壶口一丝天”,其雄伟姿与龙门、壶口组成黄河三绝,而又以自己独特的风貌著称,古诗有“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涛撼孟门“的佳句。传说古代有位州官奉调人京,乘船沿黄河而下,船到孟門山下,天已黄昏,就靠岸停泊。晚上,他登上孟門山,观赏这黄河小岛上的夜景,只见明月高悬,映入河中,虚虚实实,分外好看。他踏月观景,情趣盎然,吟出“山随波影动,月照浪花浮”的佳句,“孟门夜月”由此成为壶口十大景之一。
空中懸壺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东濒山西省吉县,距陕西省宜川县城40公里,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300余米宽的洪流 从陕西一侧观看壶口瀑布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两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更是罕见。亚洲飞人柯受良和黄河小子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为陕西省和山西省共有著名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4A级景区。 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春秋季节水清之时,阳光直射,彩虹随波涛飞舞,景色奇丽。明陈维藩《壶口秋风》诗有“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句,可谓真实写照。
黃河流經秦晉峽谷到達宜川縣和吉縣境內,水面一下子從300多米寬收縮爲50余米,《書·禹貢》中只用八個字:“蓋河漩渦,如一壺然。”將壺口瀑布的形象躍然紙上。
冰瀑奇觀
平日裏“湍勢吼千牛”的壺口瀑布,在冬日裏呈現出別樣風情:黃河水從兩岸飛流直下,激起的水霧在陽光下映射出美麗的彩虹,瀑布下搭起美麗的冰橋,令人不禁慨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走過寬闊的河灘,人可以與壺口瀑布近距離地接觸。非汛期時節,稍有膽量的人可以沿著凹進石崖的一道被水沖刷的石槽繞到瀑布內,領略鋪天蓋地的洪流從頭頂越過,那種驚濤駭浪的視覺體驗,與《黃河大合唱》給人的精神洗禮一樣蕩氣回腸。
水底冒煙
黄河入“壶口”处,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望。壶口雾气的大小与季节、流量有关。冬季河面封冻,瀑布多成冰凌,地表来水减少,壶口流量降至150—500立方米/秒,激浪不大,飞出槽面水雾极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浓密水雾;春秋两季,流量适中,气温不高,瀑布落差在20米以上,急流飞溅,形成弥漫在空中的水雾,即“水底冒煙”一景。
旱地行船
壺口瀑布落差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狹長幽深,水流湍急,給水上船只通行帶來很大的困難。過去從壺口上遊順水下行船只,不得不先在壺口上邊至龍王廟處停靠,將貨物全部禦下船來,換用人擔,畜馱的方法沿著河岸運到下遊碼頭,同時,靠人力將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鋪設圓形木杠,托著空船在河岸上滾動前進,到壺口下遊水流較緩處,再將船放入水中,裝上貨物,繼續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費力氣,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纖。盡管有一些圓形木杠,鋪在船下滾動,但石質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鐵釘擦劃得條痕累累。在當時的條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運輸越過壺口瀑布的最佳選擇,它與壺口瀑布上下比較平緩的石質河岸相適應,近來,由于公路、鐵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壺口附近黃河大橋的修建,過壺口的水上航運已阻斷多年,旱地行船現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迹。
霓虹通天
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雾,升腾空中,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彩虹。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吸水,有时呈通直的彩带横在水面,象彩桥飞架,有时在浓烟腾雾中出现花团锦簇,五光十色,飘忽 不定,扑朔迷离。霓虹戏水是“水底冒煙”与阳光共同作用的产物。春秋两季,水底冒煙、浓雾高悬,每遇晴天,阳光斜射,往往形成彩虹;夏日雨后天晴,有时也会出现彩虹。
山飛海立
山飛海立是对壶口瀑布磅礴气势的形容,黄河穿千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 壶口瀑布极为壮观的飞瀑,仰观水幕,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构成壶口瀑布的核心景观。 晴空洒雨。悬瀑飞流形成的水雾飘浮升空,虽然烈日当空,但在瀑布附近,犹如细雨,湿人衣衫,这也是水底冒煙所产生的又一有趣的景观,一般越接近河面水雾越浓密,因而,在水底冒煙时,岸边观瀑难免衣服湿漉漉,如在轻洗。
旱天驚雷
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驚雷,声传十数里外。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冰峰倒挂
隆冬季節,龍槽冰封,兩岸溢流形成的水柱如同大小不一的冰峰倒挂懸崖,彩虹時隱時現,遊移其間,七彩與晶瑩映襯,使遊人無不歎喟造化之神奇。
十裏龍槽
壶口至孟门约5公里,在这段400多米宽的箱形峡谷的底部,黄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条30—50米宽,10—20米的深槽。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此槽。由于传说它为龙身穿凿,故取名“十裏龍槽”,也称“十里龙壕”。是壶口瀑布溯源上移,瀑下深潭随之连续延伸所形成的,此深槽嵌在原谷底基岩河床中,槽旁原河床底的大部分,成为非洪水期的河岸,这种河岸比较宽、平,全由坚硬的砂岩构成,近水处,几乎没有一点砂石,平坦的可以在上面行车,“旱地行船”正是利用了这种地质地貌条件。
春秋風采
由于四季氣候和水量的差異,壺口景色也時有所變。壺口瀑布最佳觀賞期分爲兩段,一是春季4~5月份,正值農曆三月間,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開,岸邊凍結的冰崖消融,稱爲“三月桃花汛”;二是秋季9~11月份雨季剛過去時,河邊衆多山泉小溪,彙集大量清流,陣陣秋風吹過,常有彩虹出現,叫做“壺口秋風”。這兩個時期,水大而穩,瀑布寬度可達千米左右。主瀑難以接近,但遠遠望去,煙波浩淼,威武雄壯。大浪卷著水泡,奔騰咆哮,以翻江倒海之勢,飛流而下。真是“水底有龍掀巨浪,岸旁無雨挂彩虹。”此情此景,實非筆墨所能形容。數九寒冬,壺口瀑布又換上了一派銀裝玉砌的景象,在那瑰麗的冰瀑面上,湧下清涼的河水,瀑布周圍的石壁上,挂滿了長短粗細不一的冰滴溜,配上河中翻滾的碧浪,更顯示出一幅北國特有的自然風光。
古河名勝
粗犷、深厚、莊嚴、豪放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千姿百態,壯觀無比的壺口瀑布則是黃河的代表。在這裏,古今詩人和音樂家們奏出了一曲曲“黃河大合唱”,唱出了炎黃子孫的心聲!從這裏往南不遠,是龍門上口——孟門。在那裏有“孟門夜月”奇景和大禹治水的“鎮河石牛”。遊人先壺口、次孟門、後龍門,來一次“黃河三絕一線遊”,領略大禹治水的遺迹,是非常有趣的。1991年,壺口瀑布被評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壺口瀑布景區開發大有可爲,景區內景點星羅棋布,有孟門月夜、鎮河神牛、旱地行船、清代長城、明清碼頭、梳妝台、古炮台、克難坡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從199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壺口瀑布漂流月,亞洲飛人柯受良和吉縣飛人朱朝晖先後駕駛汽車和摩托車成功飛越黃河,壺口景區已成爲令人矚目的旅遊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