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線路分類
西安鍾鼓樓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门市价20元(仅供参考)/人,①18岁以下凭证件免票 ②老人票65岁—69岁,预订老年票、须凭身份证购票20元 门市价20元(仅供参考)/人,①18岁以下凭证件免票 ②老人票65岁—69岁,预订老年票、须凭身份证购票20元(仅供参考);70岁以上免票 ③其他如现役军官证、士兵证免票,教师证无优惠
景點地址:西安市西大街36號附近
交通信息: 可乘1、6、8、11、45路公交車直達。
西安鍾鼓樓简介:
西安鼓樓是所存在中國最大的鼓樓,位于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鍾樓相望。鼓樓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
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鍾樓是一對孿生兄弟,相距僅半裏,互相輝映,爲古城增色。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當初的鍾樓早建4年。樓基面積比鍾樓樓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傑秀麗不亞于鍾樓。古時樓上懸挂一面大鼓,傍晚時擊鼓向全城居民報時,故稱鼓樓
古時擊鍾報晨,擊鼓報暮,因此有“晨鍾暮鼓”之稱。同時,夜間擊鼓以報時,“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報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長11.9公裏,面積爲8.7平方公裏,鼓樓地處西安城中部偏西南,爲使鼓聲能傳遍全城,就必須建造高樓,設置大鼓。明、清兩代,鼓樓周圍大多是陝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級衙門,這些衙門辦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離不開鼓聲,鼓聲亦成爲當時人們最熟悉的悅耳之聲了。李允寬所書寫的“聲聞于天”的匾額,畫龍點睛,說明了鼓樓的實際意義。
現在樓內設有樓梯,登臨樓上,憑欄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樓是城內明清建築物的主要標志和代表之一。
从50年代开始,人民政府曾多次修缮鼓楼,90年代又贴金描彩,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文物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恢复 “晨钟暮鼓”,1996年西安市决定重制鼓楼大鼓。重制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径2.83米,系用整张优质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径3.43米,重1.5 吨。上有泡钉1996个,寓意1996年制,加上4个铜环共2000年,象征公元2000年,催人奋进,跨入21世纪。该鼓声音洪亮、浑厚,重槌之下,十里可闻,是中国最大的鼓。在钟楼和鼓楼之间,开辟为钟鼓楼广场,绿草红花点缀其间,造型独特的声光喷泉不时变换,是古城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