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線路分類
陝西渭南華山景區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华山門票实行淡旺季价格,旺季(3月1日-11月底)180元(仅供参考)/人,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底)100元(仅 华山門票实行淡旺季价格,旺季(3月1日-11月底)180元(仅供参考)/人,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底)100元(仅供参考)/人,門票有效期2天(含游客中心至各景点交通费,門票中不含黄甫峪、瓮峪旅游专线客运车交通费)。
景點地址:中國陝西渭南市華陰市華山旅遊發展總公司
交通信息: 西安市內可以在城東(唐都)汽車站(長樂中路17號)乘坐西安到華陰的車輛,每十分鍾一趟;也可以在西安火車 西安市內可以在城東(唐都)汽車站(長樂中路17號)乘坐西安到華陰的車輛,每十分鍾一趟;也可以在西安火車站广场乘坐旅游公交1路。
陝西渭南華山景區简介:
【详细門票及相关费用】
1、門票费用及优惠
华山門票实行淡旺季价格,旺季(3月1日-11月底)180元/人,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底)100元/人,門票有效期2天(含游客中心至各景点交通费,門票中不含黄甫峪、瓮峪旅游专线客运车交通费)。
2、華山索道
华山索道,由瓦庙沟至北峰。单程80元/人,往返150元/人。营运时间:旺季 7:00到19:00、淡季9:00到17:00。
3、華山旅遊專線車
由華山遊客中心至索道下站(瓦廟溝)。40元/人(往返),單程20元。營運時間:旺季7:00-19:00,淡季9:00到17:00。
免票對象:現役軍人(含軍校學員)、軍隊離退休幹部、70周歲以上老人、殘疾人持本人有效證件辦理免票,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兒童實行免票。
優惠對象:
1、65-69周歲老人持本人有效證件購半票,身高1.2米-1.5米(含1.5米)兒童購半價票。
2、在校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学生凭本人有效学生证购买旺季100元/人,淡季90元/人得优惠門票。
溫馨提示:
享受免票、半價票、和優惠票的遊客可乘坐遊客中心至各景點間的區間車需購買車票20元/人。
配套票務:
北峰索道票:成人單程80元/人,往返150元/人。
專線旅遊車票:40元/人(往返)。
華山簡介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 120 公里。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 皆因华山而得名;《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还是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而在华山诸多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神话故事有“巨灵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 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 210 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東峰】
海拔2096.2米,是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東得名。峰頂有一平台,居高臨險,視野開闊,是著名的觀日出的地方,人稱朝陽台,東峰也因之被稱爲朝陽峰。
東峰由一主三仆四個峰頭組成,朝陽台所在的峰頭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樓峰居東,博台偏南,賓主有序,各呈千秋。古人稱華山三峰,指的是東西南三峰,玉女峰則是東峰的一個組成部分。今人將玉女峰稱爲中峰,使其亦作爲華山主峰單獨存在。
古時稱登東峰道路艱險,《三才圖會》記述說:山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數十丈,上面僅鑿了幾個足窩,兩邊又無樹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崗石上,腳手並用才能到達峰巅。今已開辟並拓寬幾條登峰台階路,遊人可安全到達。
东峰顶生满巨桧乔松,浓荫蔽日,环境非常清幽。游人自松林间穿行,上有团才绿荫,如伞如盖,耳畔阵阵松涛,如吟如咏,顿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明代书画家王履在《东峰记》中谈他的体会说:高大的桧松荫蔽峰顶,树下石径清爽幽静,风穿林间,松涛涌动更添一段音乐般的韵致,其节律,此起彼伏,好像吹弹丝竹,敲击金石,多么美妙? ?
東峰有景觀數十余處,位于東石樓峰側的崖壁上有天然石紋,象一巨型掌印,這就是被列爲關中八景之首的華嶽仙掌,巨靈神開山導河的故事就源于此;朝陽台北有楊公塔,與西峰楊公塔遙遙相望,爲楊虎城將軍所建,塔上有楊虎城將軍親筆所題“萬象森羅”四字。此外,東峰還有青龍潭、甘露池、三芧洞、清虛洞、八景宮、太極東元門等。遺憾的是有些景觀因年代久遠或天災人禍而廢,現僅存遺址。八十年代後,東峰部分景觀逐步得以修複。險道整修加固,亭台重新建造,在1953年毀于火患的八景宮舊址上,已重新矗立起一棟兩層木石樓閣一座,是爲東峰賓館。
【南峰】
南峰海拔2154.9米,是華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嶽最高峰,古人尊稱它是“華山元首”。登上南峰絕頂,頓感天近咫尺,星鬥可摘。舉目環視,但見群山起伏,蒼蒼莽莽,黃河渭水如絲如縷,漠漠平原如帛如如綿,盡收眼底,使人真正領略華山高峻雄偉的博大氣勢,享受如臨天界,如履浮雲的神奇情趣。
峰南側是千丈絕壁,直立如削,下臨一斷層深壑,同三公山、三鳳山隔絕。南峰由一峰二頂組成,東側一頂叫松桧峰,西側一頂叫落雁峰,也有說南峰由三頂組成,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在其內。這樣一來,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桧峰居東,孝子峰居西,整體形象一把圈椅,三個峰頂恰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明朝人袁宏道在他的《華山記》一書中記述南峰形象說:“如人危坐而引雙膝。”
落雁峰名稱的來由,傳說是因爲回歸大雁常在這裏落下歇息。峰頂最高處就是華山極頂,登山人都以能攀上絕頂而引以爲豪。曆代的文人們往往這裏豪情大發,賦詩揮毫,不一而足,因此留給後世詩文記述頗多。峰頂摩崖題刻更是琳琅滿目,俯拾皆是。馮贽在他的《雲仙雜記》中記述唐詩人李白登上南峰感歎說:“此山最高,呼吸之氣想通天帝座矣,恨不攜謝眺驚人句來搔首問青天耳”。宋代名相寇准寫下了“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的脍炙人口的詩句。落雁峰周圍還有許多景觀,最高處有仰天池、黑龍潭,西南懸崖上有安育真人龛、迎客松等。
松桧峰稍低于落雁峰,而面積大一地落雁峰。峰頂喬松巨桧參天蔽日,因而叫松桧峰。華陰名儒王宏撰稱松桧峰是南峰之主。峰上建有白帝祠,又名金天宮,是華山神金天少昊的主廟。因廟內主殿屋頂覆以鐵瓦,也有稱其鐵瓦殿的。松桧峰周圍許多景觀,主要有八卦池、南天門、朝元洞、長空棧道、全真岩、避诏岩、鷹翅石、楊公亭等。
曆代狀寫華山南峰的詩文很多,明書畫家王履有《南峰頂》詩:
搔聞問青天,曾離李谪仙。
頓歸貪靜客,飛上最高巅。
氣吐鴻蒙外,神超太極先。
茅龍如何借,直到五城邊。
【西峰】
西峰海拔2082.6米,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狀好似蓮花瓣,古代文人多稱其爲蓮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華山永》中記述:“石葉上覆而橫裂”;徐霞客《遊太華山日記》中也記述:“峰上石聳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詩中有“石作蓮花雲作台”句,也當指此石。
西峰爲一塊完整巨石,渾然天成。西北絕崖千丈,似刀削鋸截,其陡峭巍峨、陽剛挺拔之勢是華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華山叫蓮花山。
登西峰極目遠眺,四周群山起伏,雲霞四披,周野屏開,黃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鄉神府,萬種俗念,一掃而空。宋代隱士陳抟在他的《西峰》詩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處是仙鄉"的名句。
西峰南崖有山脊與南峰相連,脊長300余米,石色蒼黛,形態好像一條屈縮的巨龍,人稱爲屈嶺,也稱小蒼龍嶺,是華山著名的險道之一。
西峰上景觀比比皆是,有翠雲宮、蓮花洞、巨靈足、斧劈石、舍身崖等,並伴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其中尤爲沈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傳最廣。峰上崖壁題刻遍布,工草隸篆,琳琅滿目。峰北絕頂叫西石樓峰,峰上楊公塔爲楊虎城將軍所建,塔上有楊虎城將軍親筆題辭。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鴻蒙”題刻,是書法家王铎手迹。
古今文人吟詠西峰的詩文很多,唐代喬師對有《西峰秦皇觀基浮圖銘》,明代書畫家王履有《始入華山至西峰記》,甚至唐代國子監殿試也以蓮花峰爲題。唐劉得仁的一首《監試蓮花峰》詩寫道:
太華萬余重,岧峣只此峰。
當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
翠拔千尋直,青危一朵秾。
氣分毛女秀,靈有羽人蹤。
倒影便關路,流香激廟松。
塵埃終不及,車馬自幢幢。
【北峰】
北峰海拔1614.9米,爲華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懸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1]巍然獨秀,有若雲台,因此又名雲台峰。唐李白《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詩曾寫到:“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台。”
峰北臨白雲峰,東近量掌山,上通東西南三峰,下接溝幢峽危道,峰頭是由幾組巨石拼接,渾然天成。絕頂處有平台,原建有倚雲亭,現留有遺址,是南望華山三峰的好地方。峰腰樹木蔥郁,秀氣充盈,是攀登華山絕頂途中理想的休息場所,1996年開通的登山纜車上站,即在峰之東壁。
峰上景觀頗多,有影響的如真武殿、焦公石室、長春石室、玉女窗、仙油貢、神土崖、倚雲亭、老君挂犁處、鐵牛台、白雲仙境石牌坊等,且各景點均伴有美麗的神話傳說。
長春石室是唐貞觀年間道士杜杯謙隱居之處。傳說杜杯謙苦心修煉斷谷絕粒,喜好吹奏長笛,經常叫徒弟買回很多竹笛,吹奏完一曲,就把笛投于崖下,投完後再買,往而複始,從而間斷。因他能棲息崖洞中累月不起,便自號長春先生。
真武殿爲供奉鎮守九州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而築。焦公石室、仙油貢、神土崖皆因焦道廣的傳說得名。相傳北周武帝時,道士焦曠,字道廣,獨居雲台峰,餐霞飲露,絕粒避谷,身邊常有三青鳥,向他報告未來之事。武帝宇文邕聞知他的大名,便親臨山庭問道,並下令在焦公石室前建宮供他居住。築宮時,峰上無土缺乏燈油,焦道廣默禱,便有土自崖下湧出,源源不絕。油缸裏的油也隔夜自滿,用之不竭。後來人們就把湧土的地方叫神土崖,把放油缸的地方叫仙油貢。
1949年華陰解放前夕,國民黨陝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兼陝西保安第六旅旅長韓子佩率殘部百余人逃上華山,妄圖憑借天險負隅頑抗作最後掙紮。我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華陰群衆的幫助下,打破“華山自古一條路”的傳說,從黃甫峪攀上北峰,奇襲殘匪,創造了神兵飛躍天塹、英雄智取華山的奇迹。今真武殿前百米處建有六角攢頂飛檐鬥拱華山花崗岩圓雕石亭一座,亭中立有解放華山紀念碑一通。從此,北峰又成爲向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現場與課堂。
【中峰】
中峰2037.8米,居東、西、南三峰中央,是依附在東峰西側的一座小峰,古時曾把它算作東峰的一部分,今人將它列爲華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蔥茏,環境清幽,奇花異草多不知名,遊人穿行其中,香浥禁袖。峰頭有道舍名玉女祠,傳說是春秋時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峰又被稱爲玉女峰。
史志記述,秦穆公女弄玉姿容絕世,通曉音律,一夜在夢中與華山隱士蕭史笙箫和鳴,互爲知音,後結爲夫妻,由于厭倦宮廷生活,雙方乘龍跨鳳來到華山。
中峰多數景觀都與蕭史弄玉的故事有關。如明星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馬、玉女洗頭盤等。玉女祠建在峰頭,傳說當年秦穆公追尋女兒來到華山,一無所獲,絕望只好建祠紀念。祠內原供有玉女石尊一尊,另有龍床及鳳冠霞帔等物,後全毀于天災人禍。今祠爲後人重建,玉女塑像爲1983年重塑,其姿容端莊清麗,古樸嚴謹。
峰上還有石龜蹑、無根樹、舍身樹等景觀,與其相關的傳聞都妙趣橫生,從不同角度豐富了中峰的內涵,增添了中峰的神奇與美麗。
古人抒寫玉女及玉女峰的詩文較多。唐杜甫在他的《望嶽》詩中有“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盤”句;唐王翰有《賦得明星玉女壇送廉察尉華陰》詩;明顧鹹正《登華山》詩中有“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妝十二樓”句等等。這些詩文更爲中峰錦上添花,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峰的寶貴資料。
【玉泉院】
玉泉院是我国北方一座人名的全真道观,也是中国道教活动主要场所之一,建于宋神宗皇佑年间,也就是1049--1051年,是道士贾得升为师傅陈抟所建。几经破坏,几经修缮,到了明清才有现在这个规模,名希夷祠,因宋太祖赐陈抟号“希夷先生”得名,后改名玉泉院。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2000多年来,这里曾会聚许多名人高道,讲学修炼,象明、清顾炎武、王宏撰等,也留下一些碑石题刻。玉泉院内有近代冯玉祥将军的题字:“破除迷信”、“水利救民”,字体刚劲有力,从这些题字中体现出冯玉祥将军远见卓识,爱国爱民的先进思想。
【華山之謎】
谜 碑 即五岳真形图碑。尽管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立于华山峪口,由邓霖题记的五岳真形图碑,每幅图下刻有其地理位置及传说,并已载明:“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七月七日夜,西王母亲降,见王母巾器中有书卷,紫锦囊盛之,即是斯图。太初(前104—前101)中,李克称冯翊人,三百岁荷果荜留,负五岳图,帝封为负图先生。此图如人,出入做客,过江渡海,或入山谷,又恐宿于凶房,若此图随身,一切邪魔魑魅魍魉水怪等,尽隐迹逃遁矣。所居之处花香供养,处心扶侍,必降祯祥之佑,以感圣力护持。忆予总角时,获见此图,心窃感其异,然所见皆朱墨图写,恐不无传述之误。”但仍有人觉得碑刻如谜,因此得名。
釋圖者各執一詞,“①形體:泰山坐、華山立、恒山行、衡山飛、嵩山臥。②形態:泰山如龍,華山如虎,恒山如鳥,衡山如龜,嵩山如奧。③方位:古人用木金水火土,代表東南西北中,泰山系東嶽爲木,華山系西嶽爲金,恒山系北嶽爲水,衡山爲南嶽爲火,嵩山系中嶽爲土。④神尊:青龍系東方之神,主泰山;白虎爲西方神,主華山;朱雀爲南方之神,主衡山;玄武爲北方之神,主恒山;土神爲中方之神,主嵩山。⑤文字:分別表示泰、華、衡、恒、嵩5個象形字。⑥標高:系五嶽的等高線圖。⑦道符:即道家鎮山的石刻。⑧繪畫:即古代5幅龍、虎、烏、龜和大地寫意畫。⑨法旨:《中國道教宮觀文化。河南嵩山文化》對《五嶽真形圖》則另有說詞:”據《漢武帝內傳》記載:漢末方士魯汝生采藥于蒿山遇一神女,自稱三天太上侍官,以《五嶽真形圖》授之,並告以施用節度。據稱其圖可以威制五嶽,役使衆靈。“⑩路標:此圖系方士考察山嶽的鳥瞰圖,爲入山之指南。⑩護符:後經配以老君符文而被神話,認爲具有護符保身之功能。《抱樸子》雲:凡修道之士,棲隱山谷,須得五嶽真形圖佩之。其山中鬼魅精靈蟲虎妖怪,一切毒物莫能近矣。總之,五嶽真形圖含義深邃,屬傳世神品。
“模糊”石刻 绕九天宫,履清心桥,南侧崖壁上镌有一大片文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因此得名。来历有三种,一是记述赵匡胤与陈抟老祖赌棋输华山,道士们刻完后,觉得有损大宋天子的尊颜,便将刻字砸毁,使其变得模糊; 二是记述“回心石”的由来,因风雨剥蚀造成模糊。三是丹经残文,丹经是道家炼丹的经文。三种说法相提并论,更加增加了模糊石刻的模糊程度。
“二月二”石刻 苍龙岭如一条横卧在两山之间的巨龙,在四周山色的映衬下,岭下平台酷似曲卷的龙尾,岭尽处是悬石,如同回首怒吼的龙口。在龙口“云海”石刻下,肖四个圆,其中左侧竖排的两个只有圆周,而无圆心;但右侧两个既有圆周,又有圆心,为华山字谜之首,为“华山第一难题”。若细心悟之,象形文字中,圆表示“月”,圆中有点,表示“日”。据此石刻谜底为“二月二”日。俗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在龙口云海下刻此字谜,寓意希望苍龙永远行云布雨,真是恰如其分,匠心独有,精纱绝伦。
“虫二”石刻 位于西峰,意为风月无边。
雨雾弧光 多在日月崖夏秋雨后清晨出现。此时,日月崖四周云渡雾飞,忽有几缕弧光穿过云缝雾隙,自崖畔划过,刺目耀眼,使朦朦胧胧的日月岩上,石纹清晰可辨。弧光过后并无惊雷,被称华山第二谜。传说,白帝居于崖上的金天洞中,因云雾障眼,游人雨后攀涉险道,行走十分艰难,故大发慈悲,令日月发光,照亮路径。
飞燕衔表 被列为华山第三难题。时逢暮春,以至仲夏,常有香客站于聚仙坪上,求神祈福,向西南山谷抛撒黄表。黄表飞飞扬扬,久久不落,便有飞燕而来,衔之而去。更有妙者,黄表抛出不落反升于坪台,飘忽远去,时有春燕追逐奇观。燕为春天使者,乃祥瑞之鸟,加之传说聚仙坪是黄帝会群仙之所。故香客认为祯祥已至,心舒意爽。眼观黄表飘飘,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耳听紫燕叽叽喳喳,飞舞追逐,使人难免心旌飘摇。
現代科學認爲,聚仙坪西北爲華山南峰東壁,南爲三公、三鳳兩山,東爲紫氣台,形成東北有紫氣台、聚仙坪、南峰頂三級台地。西南又爲峭壁如削的萬丈深淵,黃甫、仙峪兩峪盡頭,氣流在此交彙抵觸而上湧。因此,抛下的黃表、紙屑,時落時起,引來飛燕銜之。可稱難題實已破解。
但神秘的學派則認爲,燕又稱玄鳥,且在古漢語中通宴,用酒飯招待客人,又通安逸、安閑。聯系黃帝會群仙和華山爲少昊之都,少昊氏族以玄鳥爲圖騰等事,提出飛燕銜表,決非偶然巧合,仍是天意神賜。
仰天池 在南峰绝顶,因站在池畔,仰望青天若在咫尺而得名。池为岩石上一天然石凹,呈不规则形,深约1米,水面约2平方米。池水清澈澄泓,涝不盈溢,旱不耗竭,游人常叹奇异。相传老子常汲此水炼制金丹,又称太上池,太乙池。站池畔远眺,三公山、三凤山近在咫尺,蓝天白云如悬头顶,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不由仰天惊叹:“此处最高,呼吸之气可通帝座,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
黑龙潭 在仰天池南崖下,潭深尺余,面积一平方米,常年积水,大旱不涸,而且水色多有变化。史志记载,天旱时,百姓常来此祈雨,多获灵验。因此,宋微宗崇宁二年(1102),朝廷封潭为显润侯。《说铃》一书记载,潭中有黑龙居住,龙在则水黑,龙去则水清,当地人称为华山的顶门水。乾隆四十二年九月,陕西大旱,庄稼种不下去,陕西巡抚毕沅便登山到南峰金天宫和黑龙潭祈雨,果获甘霖,旱象解除。乾隆皇帝赐字“岳莲灵澍”,立石刻碑,四字镶以纯金,置西岳庙御书房内,为陕西最大的卧碑。
洞里瓮 在老君犁沟下方北侧的石崖上,游人足蹬石窝手揽铁索攀上石顶,过独木桥才能到达洞口,见洞中有黑色釉瓮一口,且瓮中还套有一瓮,两瓮一体,无从分开。人称瓮里瓮。游人多奇异其洞口小,瓮体大,如何将瓮装入洞内,因此成为华山十大谜之一。民间传有绕口令说:“洞里有个瓮,瓮里有个洞,洞里的瓮里有个瓮里洞,瓮里的洞里有个洞里瓮,不知道是先有洞还是先有瓮。”小中寓大,大中寓小,奇趣横生。
全真岩 是华山著名的人文景观,属华山三大谜之一,为松桧峰顶向南悬空倾伸出的一面巨大岩石,出长空栈道可到达岩下,岩腹间有贺老石室,是元代初年全真派道士贺志真开辟的修身之地。岩高数十丈,上书“全真岩”三字,每字大约七八尺高,并涂以红色。镌刻于此,上不可上,下不可下,难道刻字的人是站在空中所为吗?多么神奇的壮举。
【最佳旅遊時間】
華山的最佳旅遊時間是每年的4月到10月,這也是華山的旅遊旺季。農曆三月十五日是朝山日,會有盛大的廟會和慶祝活動。
華山四季景色神奇多變,不同的季節可以欣賞到“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
春季雨足霧稀,萬物初醒,山花爛漫,是踏青訪春的好去處;夏季能見度高,氣候涼爽宜人,可看到日出和山間瀑布,時常伴有雲海出現,歎“但聞人語聲,不見有來人”之幽境;秋季溫度適中,紅葉滿山,山崖爲底松桧爲墨,一抹絢爛令人心顫,是登山的最佳季節;冬季白雪皚皚,雪淞峭壁遠山相望,給人以仙境美感。而日出則是華山一年四季都不可少的景致。
华山日出日落参考时间:春季: 5:00-6:00 ;夏季: 4:30-5:20 ,秋季 : 5:00-5:20 ;冬季: 5:30-6:00
華山從山麓到山頂,氣溫成直線遞減。一年中七月份遞減較大,一般爲0.5°C左右;一月份較小,在0.3°-0.4°C。華山年平均氣溫較低,只有6.8°C,年溫差也偏小,僅爲18.8°C。
華山春季幹燥,風多過隙;夏季雨量漸長,但山上轉瞬即晴;秋季晴多雨少;冬季寒風刺骨。每年降雨天較少,多集中于六至八月,年降雨量達成1030毫米。華山晴天多,山頂雲霧天多,日照時間相對減少。年平均日照1710.4小時。山上七至八月份,相對濕度最大;十二月至次年一月份,相對濕度最小,兩者相差20%。因群峰高聳,使高原氣流受到阻擋。天氣多風且風向頻率(百分率),山上山下,山北山南,均不同。一年中西北風的頻率比較大,其次是西南風。其頻率各占11%。
春秋兩季爲最佳旅遊季節。
【華山旅遊注意事項】
华山山上多风,而且夏季湿气较重。在登山前,最好备几件御寒衣物(即使在夏季也是如此),还可随身携带一件轻便塑料雨衣。 华山景区全年开放。一般大雨(雷雨天气)会有小型泥石流,华山旅游管理部门及时通知山上游客避雨并停止卖票。
一定要帶夠水,山上的東西一般都是挑夫挑上去的,所以價錢都比較貴些。經濟條件好的話錢帶足夠就是。
目前華山正在大力宣傳與發展,當地政府也比較重視華山的旅遊,所以治安問題還是很好的。
【登山時間及線路】
華山山腳→(7分鍾)玉泉院→(15分鍾)華山牌坊→(5分鍾)五龍橋(售票處)→(30分鍾)魚石→(20分鍾)五裏關→(15分鍾)石門→(25分鍾)毛女洞→
(15分鍾)雲門→(10分鍾)回心石→(10分鍾)千尺幢→(15分鍾)百尺峽→(25分鍾)擦耳石→(5分鍾)天梯→(5分鍾)禦道(蒼龍嶺)→(25分鍾)金鎖
關→(8分鍾)五雲峰→(15分鍾)迎陽洞→(5分鍾)朝陽峰(東峰)→(35分鍾)南天門→(25分鍾)仰天池→(35分鍾)西峰→(12分鍾)中峰→(18分鍾)
蒼龍嶺→(25分鍾)猢狲愁→(5分鍾)北峰→(2分鍾)索道→(4分鍾)山腳。
【特色餐飲】
大刀面 是華山的特色面食,名字和華山一樣有氣魄。顧名思義,大刀切的面叫大刀面。澆上事先調好油炸面醬、豆腐、粉條臊子,調入醋、鹽、辣子油,即可食用。特點:面條泛黃,湯紅裏透黑,酸辣可口,長久食用,可治胃寒。
踅面 是陕西省合阳县及渭南地区独有的,为当地人极为偏爱的风味小吃。踅面历史悠久,相传西汉高祖三年(公元前 204 年),汉淮阴侯韩信在合阳黄河边的夏阳渡用木罂渡军活捉河东魏王豹时,为解决 10 万军士吃饭问题而发明此面。踅面可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的“方便面”,主成分是粗粮。
麻食泡 是華陰地區特有的風味小吃,可與西安的羊肉泡發媲美。據70歲的著名麻食廚師孟傳榮說:民國三十年(1941),陝西省警察局局長馬國華回鄉競選國大代表,專門和郗俊等來吃麻食。麻食做工精細,色味俱全,碗面漂一層油潑辣子和飄香的大油珠子,似雲版上的明星,又若錦緞上的寶石。透過油層,碧玉般的豆腐塊、黃金般的粉條、銀白色的蔥節、火黃色的蒜沫若隱若現,切成塊的鍋盔馍埋在下邊,手一端碗,香氣撲鼻.
【購物】
【住宿】
華山山腳下玉泉路上有不少私人的旅館,比較幹淨,價格也公道;山上有北峰飯店、五雲峰飯店等住宿地點,方便遊客在山上住宿。
景點數據來自 陝西渭南華山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