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線路分類
麗江束河茶马古镇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麗江束河古镇門票费用50元(仅供参考)(含茶馬古道博物館門票),古城维护费80元(仅供参考),古维费买了 麗江束河古镇門票费用50元(仅供参考)(含茶馬古道博物館門票),古城维护费80元(仅供参考),古维费买了一次的,在古镇不必重新再买。在晚上 7点以后进入束河門票亭已经下班,这个时候进入束河古镇是不需要門票的。
景點地址:麗江市区北面4公里
交通信息: 在麗江长途客运站坐3-8路小巴(随叫随停,1元/人),到丽客隆超市门口(麗江新城福慧市场靠香格里大道边) 在麗江长途客运站坐3-8路小巴(随叫随停,1元/人),到丽客隆超市门口(麗江新城福慧市场靠香格里大道边)下,可在麗江新城福慧市场或香格里大道边的“丽客隆”超市旁搭挂有“龙泉”或者“束河古镇”字样的小客货两用车或小面包,停车处为束河。
麗江束河茶马古镇简介:
束河古镇处于麗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麗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从麗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程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鄉的束河古镇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 束河古镇之古称。
束河古鎮看點
丹鳳含書之地
束河坐东朝西,背风向阳,村后山林为玉龙山南下之余脉,山形秀丽,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麗江木氏发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堪舆家称为“丹鳳含書之地”, 预言文化昌盛,兴旺发达。
清泉之鄉
村北柳蔭深處有九鼎、疏河兩個龍潭,泉水清澈、波光閃爍,分爲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後、菜園田邊穿流而過,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鄉之秀。
皮革之鄉
由于茶馬古道的發展,産生了各種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後,該地成爲滇、川、藏交界地域內著名的“皮匠村”,出産皮鞋、皮貨、麻線、鐵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足迹走遍茶馬古道的每一個角落。
茶馬古道博物館
公元680年,吐蕃南征,在麗江设立"神川都督府",茶马古道由此起始:唐明皇禁茶入藏,促成滇茶进藏;宋王朝的军事需要,刺激"茶马互市的繁荣";于是,从元、明以来到近代,茶马古道成为滇、藏、川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茶马古道起于滇南,经过大理、麗江、迪庆、拉萨,止于印度,贯穿中国西部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最具魅力的"三江并流"和"香格里拉"地域,格外引人关注。
《茶馬古道博物館》是中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并展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也是麗江市第一家从事普洱茶文化研究、宣传、推广的专业机构。
茶馬古道博物館由《序厅》、《史事1厅》、《史事2厅》、《束河厅》、《皮匠厅》、《茶马风情厅》、《茶艺厅》、《影响资料中心》等8个部分组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线路和重大历史事件,是人们了解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博物館的建築原是400多年前木氏土司"束河院"的組成部分,其中的"大覺宮壁畫"爲江南著名畫家馬蕭仙作品,一直保存到現在,筆法洗練,技術精湛,保留了唐代畫風,1998年被列爲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農耕圖騰
耕牛在古老的村寨內健步而行,叢林般的糧架聳在青龍河畔,構成納西族農耕文化的圖騰標志。
茶馬遺迹
古老的石橋,光滑的石板路,高突的上馬石,馬鍋頭的豪宅,還有馬鞍、馬鈴、馬燈、皮口袋、酥油桶,以及來自印度、尼泊爾、西藏的各種舊貨,撫今追昔,讓你浮想聯翩。
束河八景
夜市螢火 龍門望月 雪山倒映 斷碑敲音
鱼水亲人 西山红叶 石莲夜话 烟柳平桥
束河景點
青龍橋
青龍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 400多年历史,它的西面就是聚宝山,青龍橋的中轴线正对着聚宝山,这是木氏土司的设计,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长25 米、宽 4.5 米、高 4 米,全部由石块垒砌,列为麗江古石桥之最,可见束河在麗江历史上的经济文化格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青龍橋的桥面经过数百年风雨的洗刷使它变得斑驳苍老,却不失它的英雄气势和庄严厚重感,站在这里,你也许会听见马蹄的声音在回响。
這裏還流傳著一個故事:藏傳佛教大師葛瑪馬追趕一個魔鬼,從這裏一步跨到了玉龍雪山上,在橋上留下了一個仙人腳印。開春時節,橋畔的楊柳長出了新芽,如煙似紗,仿佛綠色的波浪要湧到橋面上來,這就是束河八景中的又一景:“煙柳平橋”。
四方街
长宽不过 30 几米,有五条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水流环绕、日中为市,为麗江坝子最古老的集市之一。古时候,束河的四方街上设有夜市,人们像今天的都市人一样漫步在四方街上,随心所欲走走停停,看看稀奇,吃点儿自己想吃的东西参与一下喜欢的游戏,逛夜市的人手里举着手氢,穿行在青龙河畔,如夏夜流萤,成了一道风景,叫做“夜市萤火”,列入束河八景之一。
龍潭
龙泉山下古树参天,一道好水积成九鼎龍潭,潭水清澈晶莹,水草曼舞,游鱼逍遥,玉龙雪山倒映其中,清姿傲岸,意境无穷,成为束河八景之又一景:雪山倒映。
潭邊有一截斷碑,年代已不可考,用石頭敲擊,會發出清脆的聲音,是束河八景之中的“斷碑敲音”。不過,爲了保護這一景觀,大家還是不敲的好。
潭中的魚兒是遊人最喜歡的景致。它們不怕人,每當喂食的時候,紛紛爭指令性計劃令物,濺起的水花潑到喂食者臉上,人與魚如此親昵相處並不多見,這番情景被列入了束河八景,叫做“魚水親人”。
龍潭上端有一座寺庙,名叫“三圣宫”,西殿供奉观音,北楼供奉龙王,南楼供奉皮匠祖师孙膑。东楼楼基直接入水,三面都有回廊,供游人凭栏远眺。在这里,远近风光尽收眼底,田畴润绿,炊烟袅袅,鸡犬争鸣,生机勃勃,一派田园牧歌,无限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尤其是月明之夜,登楼赏月最有风味,文人墨客每每对月吟诗作画,传为佳话。此景在束河八景中叫“龙门望月”。
“西山紅葉”
束河西山上有很多漆树。每到秋天,树叶鲜红,秋光灿烂,令人赏心悦目。在束河八景中,这叫“西山紅葉”,最为动人。
石蓮夜讀
束河西山的最南边就是松云村,后边有石莲山,山上有个山洞,象老虎张开的大嘴,为了震住老虎的威风,当地人在洞口建筑了一个寺庙,叫石莲寺,其中有一棵柱子是用铁链拴着的。民国时期曾经办过夜校,读书人围火夜读,成了一道风景,叫做“石蓮夜讀”,列入束河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