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線路分類
大理市崇聖寺三塔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欣欣价-崇圣寺三塔成人票:90元起(仅供参考); 从2008年8月27日开始,游客通过大理旅游网预订,凡采取现 欣欣价-崇圣寺三塔成人票:90元起(仅供参考); 从2008年8月27日开始,游客通过大理旅游网预订,凡采取现金支付方式的(即游客到景区售票窗口现金支付),即享受8折优惠通过网络予预订,凡采取在线支付方式的(即通过网上银行在线支付),即享受7折优惠。 网络预订景区門票执行价格: 现金支付方式——鸡足山48元(仅供参考),崇圣寺三塔96元(仅供参考)、洱海游船(含南诏风情岛)113元(仅供参考)、南诏风情岛40元(仅供参考)、蝴蝶泉48元(仅供参考)、天龙八
景點地址:雲南大理城西北崇聖寺
交通信息: 遊客可在下關乘班車至崇聖寺三塔,票價3元。如果從大理古城前往景區,可選擇步行,只需半小時;也可乘小馬 遊客可在下關乘班車至崇聖寺三塔,票價3元。如果從大理古城前往景區,可選擇步行,只需半小時;也可乘小馬车至三塔,费用4元;或者坐私人巴士直达,票价1元。
大理市崇聖寺三塔简介:
大理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城约一公里处。为大理胜景之一。被称为大理古文化的象征。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三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园公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 三塔旁,原有规模害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 1925年地震,塔顶地震,塔顶震落,残破益重。建国后,三塔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精心维修。
崇聖寺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勸豐祐時期(公元824—859年),先建了大塔“千尋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磚塔,共16層。稍後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都是10級。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揚的可以成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爲“澤國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編》中記載:“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爲龍澤,故爲此鎮之。”相傳古時修建三塔,采用墊一層土修一層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後,才將土逐層挖去,讓塔顯現出來,故有“堆土建塔”與“挖土現塔”之說。建塔時所搭的橋,高如山丘,長達10余裏。修塔時運力不足,還用山羊來馱磚,如今大理的銀橋村,古時稱爲“塔橋村”。古籍記載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萬,耗四萬余金,曆時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後,又建了規模弘大的崇聖寺。
三塔的具體始建年代,曆來記載不一,大體上有:①唐貞觀(627至649年)尉遲敬德造;②唐開元元年(713)恭韬、徽義造;③南诏王勸豐祐保和十年至天啓元年(唐太和七年至開成五年,833至840)聖僧李賢者等造;④保和十年至天啓九年(唐太和七年至大中二年,833至848)博士徐正等造。根據內地同類古塔的建築年代,雲南應稍晚,再與原崇聖寺和中塔內的有關文物及記載相參證,中塔似應建于南诏王勸豐祐時(824至859年在位)最爲可能,而兩小塔則較中塔爲晚,至遲。建于大理國初期,即先建中塔,爾後再增建兩小塔
景點數據來自 大理市崇聖寺三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