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線路分類
陽朔月亮山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票價:15元(僅供參考),登山5元(僅供參考)/人。 開放 票價:15元(僅供參考),登山5元(僅供參考)/人。 開放时间:7:00-18:30。 提示:走完观月道需15分钟,若登至月亮山顶需1小时。
景點地址:陽朔縣十裏畫廊景區末端
交通信息: 1、租自行車,10元每天,從陽朔出發往矮山村方向(石馬路),約一小時;也可走321 1、租自行車,10元每天,從陽朔出發往矮山村方向(石馬路),約一小時;也可走321国道,8公里左右,但些路车多、人多。 2、步行,走高田村的乡间小路,沿途可观景。 3、从遇龙河漂流到工农桥,步行约一公里到月亮山。
陽朔月亮山简介:
陽朔南面有座大山,山腰有個大圓洞,大圓洞連面貫同,洞高明亮,活象個月亮挂在山腰,這山就叫“月亮山”。月亮山是陽朔境內的奇景,它在高田鄉鳳樓村邊,高達380多米。因爲山頂是有一個貫穿的大洞,好像一輪皓月,高而明亮,所以人們叫它明月峰,俗稱月亮山。
这里的风光古朴素雅、恬静安逸。山头上有一个天然的大石拱,两面贯通,远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挂。从不同的角度变换观看,此洞形状也不断变化。如果是开着车赏月山,那个石拱的形状会从弯弯的上弦月,逐渐变成半月、圆月 ,继而又变成下弦月,十分奇妙。
月亮山主峰海拔1490.3米,相對高差1100余米,山體雄偉高大,溝谷切割深長。因地處南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素有“物種基因庫”之稱。有若幹與恐龍同時代的動植物,如尾班瘰螈、桫椤等。除常見的珍稀動植物外,尚有極爲罕見的夜光蛇、脆蛇、七尾蛇、美女蛇等。
月亮山因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山中古来百岁寿星众多,远远高出联合国规定的人口比例。目前寿龄最长者曾治川145岁去世,堪称中国之最。 游人可顺着一条800多级的登山道直达月洞。这个月洞大得离奇,高宽各有50米,而山壁却只有几米厚。洞的两壁平整似墙,洞的顶部却挂满了钟乳石,形状各异。其中两块很像月宫里的吴刚和玉兔。在晴天的时候,游人可以透过月洞看到蓝天白云,好比一面挂在山颠上的圆镜。由于月洞的北侧有一座圆形的小山,所以游人走山南的赏月路,从不同的角度观赏月洞,可以看到圆月、半月和眉月的不同景象。清代徐廷诤称此景是月挂高峰,他作诗道:峰峦顶上镜光浮,旦夕空明未见收。自昔悬崖崩一角,至今遗魄照千秋。山穿月曜无圆缺。月出山辉任去留。万古不磨惟此镜,与君长作广寒游。顺着长达800多级的登山道,可直达月洞。月洞,大得离奇,高宽各有50米,所以山壁也只有几米厚。两壁平整似墙,顶部挂满了形状各异的钟乳石,其中有两块很像月宫里的吴刚和玉兔。若逢晴天,透过 月洞看蓝天白云,好比一面挂在山颠上的圆镜。若有雨,烟雾缭绕,月色朦胧,今夕何年。
月亮山傳說: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進兵嶺南,派史祿到西安監修靈渠。靈渠一動工,陽朔一帶的來百姓,也被派差服勞役。這年春天,史祿叫陽朔縣尉傳他的命令:成年男子,每人挑一擔沙子,限期運到興安。縣尉暗地裏敲了一天一夜的小九九,要趁機發橫財。他急忙派一夥兵丁到鄉村,“镗镗镗”地敲著鑼,扯著破嗓子到處吆喝道:“上頭有令,傳給四方。成年男女,挑沙到興安。若是不去,繳錢繳糧。誰敢違抗,全家殺光!”連婦女也攤了徭役。命令傳下後,縣尉滿腦殼想的盡是金銀財寶,五谷糧食。爲了准備裝下這些東西,他又抓了很多民扶,造了金庫,修了糧倉。
縣尉爲了多榨取百姓的油水,故意把期限壓短,把數量加多。成年男女都去挑沙子,田地誤了種,布匹沒法織,逼得大家象跳進了油鍋一樣。老百姓一商量,去挑沙子就要被餓死,不去挑沙子就要被殺死,普天下沒有窮人的活路,幹脆沙子不去跳,錢糧也不交,大家齊心,看你縣尉怎麽辦!這一來,縣尉急得象踩著了紅火炭。他想,這麽鬧下去,沙子不能按期到興安,他這個縣尉就有掉腦殼的危險。他連忙帶了一夥凶惡的兵丁,象餓了十天半月的搜食狗,到處亂竄,驅趕老百姓去挑沙子,鬧得陽朔一帶雞飛狗跳,老百姓不得安甯。
一天,縣尉等帶著這一夥兵丁,竄到九牛嶺來了。九牛嶺下住著個大嫂。她懷孕不久,丈夫就死了,這時眼看著就要生小娃娃了。縣尉也不放過,硬要攆她出門挑沙子,大嫂被攆出門,走了不遠,被石頭一絆,跌了一跤,肚子一陣絞痛,生下一個男娃娃。那縣尉真是心比白虎還狠,手比青蛇還毒,舉起鞭子就朝娃娃抽去。哪曉得這一鞭子還沒有打到娃娃身上,突然一陣狂風卷起飛沙,刮得縣尉昏昏糊糊。等風停沙靜,這個娃娃長成了好幾丈高的巨人,嚇得縣尉連忙丟下鞭子,帶著兵丁,象狐狸闖見了趕上狗,不要命地逃跑了。大嫂見娃娃一出世就長成了個大漢子,象個巨人,便給他取了個名字叫巨娃。大嫂對巨娃說:“巨娃呀巨娃,大家都給官家整苦了,你趕快救救大家吧!”巨娃聽說官家攆大家丟下地不種,放下步不織去挑沙子,硬把大家往絕路上逼,就挨家挨戶地安慰大家說:“叔伯們莫驚慌,嬸娘們莫著急,你們都安心種地,放心織步,沙子都由我來挑。”
巨娃砍光了東山的竹子,割盡了西嶺的藤條,編了七天氣夜,編成了兩個又大又深的籮筐。又花了九天九夜,打了一條又長又粗的鐵扁擔。巨娃告辭了母親和鄉鄰,就動身到東海挑沙子去了。
巨娃幫百姓挑沙子,縣尉免去了失職挨上司砍腦殼的憂慮,卻失去了發橫財的機會,恨得他直咬牙。他急忙和幾個心腹湊在一起,把滿肚子的壞水都倒了出來,湊出了一個壞主意。
巨娃去了六六三十六天,從東海挑了兩大籮筐沙子,象挑了兩座沙山,顫悠顫悠地轉回來了。他歇了擔子,回家看望母親。縣尉早就帶著幾個兵丁躲在近邊,見巨娃放下擔子回了家,就竄到籮筐邊,有的論刀砍,有的使槍紮,七手八腳的,把巨娃的一只籮筐戳了個窿窟眼,想使巨娃挑不成沙子,好加他一個誤期罪名。巨娃轉回來把擔子挑上肩,見一只籮筐被他們戳破了窟窿,漏了一堆沙,便不在乎地伸一只手捂住窟窿眼,邁開大步趕去興安。縣尉一看又怕又氣,帶著兵丁飛跑著追上去,舉起刀,就要砍巨娃那只捂著窟窿的手,巨娃火冒三丈,指著縣尉罵道:“百姓沒有空,不去挑沙子,你又攆又打,我幫你挑沙子,你又追又殺。你到底安的什麽心,搞的什麽鬼?”巨娃的聲音象炸雷,縣尉和兵丁的膽都被嚇破了,一個個象廟裏塑的泥菩薩,癡呆呆地站著,動也不敢動。巨娃曉得他們不是好東西,就把兩大筐沙往地上一放,將縣尉和兵丁們壓成了一個個肉餅子。巨娃壓死了縣尉和兵丁,高興得捧著肚子哈哈大笑,把兩大籮筐沙子通通倒了出來,取下鐵扁擔,用裏一甩,再也不挑了。巨娃把鐵扁擔這麽一甩,就甩出奇事來了。只見扁擔飛呀飛呀,象支大鐵矛,朝不遠出的一座高山戳去,“轟隆隆”一聲巨響,把這座高山戳出了一個上圓下平的大窟窿,看上去真象快要怕上山頂的月亮,高高地挂在上腰,這就是月亮山。巨娃倒的兩大籮筐沙子和漏下的那堆沙子,就是月亮山附近那兩大一下的三座沙山。